体育学学科简介
(截至2020年12月)
基本情况
本学科肇始于1939年国立师范学院童子军专科,壮大于20世纪80年代开创的运动生理学,进入新世纪以来多领域交叉融合,学科发展蔚为大观,金兆钧、谭植棠、王步标等一大批体育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家在此任教。历经80余载形成了以院训“厚载博学 行健自强”为精神特质的学科内涵。1985年获省重点学科,1986年获运动生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,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,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、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,2018年获批湖南省“国内一流培育学科”。现有教授26人(其中二级教授8人,博导13人),副教授30人,博士52人,在读博士15人,国际体育官员与国际级裁判20人,国家级人才工程10人,省级人才10人,外教5人。
方向与优势特色
包括体育产业与文化、学校体育与青少儿体质、运动健康与运动康复、运动项目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、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与传播5个方向;长期坚持体教融合,理论与应用兼顾,多领域处于国内一流水平,模式生物运动平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培养目标
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本科培养“一专多能”体育人才;科硕培养具有较深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、技能的体育高层次专门人才;专硕培养掌握体育专业技术,能独立承担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;博士培养具有敏锐观察力、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,高层次研究型专门人才。
生源情况
2016-2020年共招收本科生1808人,生源质量优秀,2020年文、理录取线分别高于湖南省一本控制线90分、120分;2016-2020年报考研究生共计2766人,且逐年增长,共招收研究生706人(含推免生208人),总录取率18%,生源来自中南大学等百余所高校;共招收博士生25人,生源来自北体大等10多所高校。
国内外影响
与美英等多国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合作。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开办本科教育项目,获批国家留基委“运动健康多学科融合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”项目,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坚实。国内外体育竞赛中摘金夺银,近三年获国际比赛冠军3项、亚军6项;2017-2019年田径队2次获全国大田赛团体总分第一名;代表湖南省获全运会3块金牌;近10年受国务院侨办派遣,舞龙队多次出国交流。举办第16届国际华人运动生理及体适能学者学会年会;对玻利维亚和瓦努阿图开展体育援助。省内发挥科研重镇与高端智库作用,省内高校体育院系部院长(主任)65%,省内体育精英和骨干教师约55%受教于本学科,为我省体育人才选拔贡献了力量。